栏目分类
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共读抗战家书(三)
发布日期:2025-10-11 19:41    点击次数:164

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

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

共读抗战家书

(三)

日寇不仅要亡我之国,并要灭我之种

——左权致母亲书

左权(1905-1942),原名左纪权,号叔仁,湖南醴陵人。1924年,进入黄埔军校第1期学习。192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,11月到苏联学习。1930年回国后,到中央苏区工作,参加了五次反“围剿”作战。1934年10月,参加长征,参与指挥强渡大渡河、攻打腊子口等战斗。长征到达陕北后,任红1军团代理军团长,率部西征并参与指挥山城堡战役。全民族抗战爆发后,任八路军副参谋长、前方总部参谋长,协助朱德、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,开展敌后游击战争。参与指挥百团大战,指挥黄崖洞保卫战。1942年5月25日,在山西辽县与日军作战中壮烈牺牲,时年37岁。

展开剩余87%

家书原文

母亲,亡国奴的确不好当,在被日寇占领的区域内,日人大肆屠杀,奸淫掳抢,烧房子……等,实在痛心。有些地方全村男女老幼全部杀光,所谓集体屠杀,有些捉来活埋活烧,有些地方的青年妇女,全部捉去,供其兽行。要增加苛捐杂税。一切企业矿产,统要没收。日寇不仅要亡我之国,并要灭我之种。亡国灭种惨祸,已临到每一个中国人民的头上。

现全国抗日战争,已进到一个严重的关头,华北、淞沪抗战,均遭挫败,但我们共产党主张救国良策,仍不能实现。眼见得抗战的失败,不是中国军队打不得,不是我们的武器不好,不是我们的军队少,而是战略战术上指挥的错误,是政府政策上的错误。不肯开放民众运动,不肯开放民主,怕武装民众,怕改善民众的生活,军官的蠢拙,军队纪律的坏,扰害民众,脱离民众……等。我们曾一再向政府建议,并提出改善良策,他们都不能接受。这确是中国抗战的危机,如不能改善上述这些缺点与错误,抗战的前途,是黑暗的、悲惨的。

我们不敢〔管〕怎样,我们是要坚持到底。我们不断督促政府逐渐改变其政策,接受我们的办法,改善军队,改善指挥,改善作战方法。所幸的今日政府还有抗战决心,某些要人、某些军人亦有些进步,逐向好转,这是中国抗战胜利的一线署〔曙〕光。现在政府迁都了,湖南成了军事、政治、经济的重地,我很希望湖南的民众大大的醒觉,兴奋起来,组织武装起来,成为民族解放自由战争中一支强有力的力量。因为湖南的民众,素来是很顽强的,在革命的事业上,是有光荣历史的。

我军在西北的战场上,不仅取得光荣的战绩,山西的民众,整个华北的民众,对我军极表好感。他们都喊着“八路军是我们的救星”。我们也决心与华北人民共艰苦、共生死。不敢〔管〕敌人怎样进攻,我们准备不回到黄河南岸来。我们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后,当局对我们仍然是苛刻,但我全军将士都有一个决心,为了民族国家的利益,过去没有一个铜片,现在仍然是没有一个铜片,准备将来也不要一个铜板。过去吃过草,准备还吃草。

母亲,你好吗? 家里的人都好吗? 我时刻纪念着! 敬祝

福安!

男 自林

十二月三日于洪洞

来信请寄山西第八路军总部转左权收(因我军驻地不定,写第八路军必可收到)。

家书背景

这是左权1937年12月3日写给母亲的家书。因年代久远,信件第一页遗失。

左权生于湘东乡间,自幼丧父,由母亲抚养成人。1922年秋,在叔父左铭三的帮助下,进入醴陵县立中学就读,接触到《新青年》《向导》等进步刊物。同年冬,左权告别母亲,南下广州。左权惦念母亲,也牵挂其他亲人,他在家书末尾深情地写道:“母亲,你好吗?家里的人都好吗? 我时刻纪念着!” 除此之外, 左权主要向母亲汇报了革命形势与工作近况。他写道:“日寇不仅要亡我之国,并要灭我之种。亡国灭种惨祸,已临到每一个中国人民的头上。”在这生死存亡关头,国民党政府仍然“不肯开放民众运动,不肯开放民主,怕武装民众,怕改善民众的生活”。华北正面战场的溃败,就是由于这些错误,抗战的前途是黑暗的。面对这种严峻局面,左权认为,共产党、八路军应该“坚持到底”,“不断督促政府逐渐改变其政策”。华北人民都喊“八路军是我们的救星”,这不是偶然的,共产党、八路军用实际行动赢得人民的信任。为了民族与国家的利益,人民军队“决心与华北人民共艰苦、共生死”,“过去吃过草,准备还吃草”,有这种精神在,部队便是有军魂的,才能克服一切困难,团结一心,无往而不胜。

本文内容选自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编《百年革命家书》,中华书局2021年10月出版,本校馆藏索书号:I266/907

我们都是以殉道者的精神为革命、

为国家民族服务的

——袁国平致侄子书

袁国平(1906-1941),原名袁裕,字醉涵,湖南邵东人。1925年,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26年,黄埔军校毕业后参加北伐战争。1927年,参加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。起义失败后赴上海后进入中央苏区,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“围剿”作战和长征。1937年,全民族抗战爆发后,任中共中央东南分局(后改为东南局)委员、新四军政治部主任,参与领导新四军向皖中、皖东、皖南、苏中敌后进军,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协助叶挺、项英进行建军和统战工作。1941年1月,在皖南事变中牺牲,时年35岁。

家书原文

振鹏贤侄如见:

廿四来信收到,知家中甚安,你的学业进步,甚为慰藉。

敌自攻陷粤汉后,劝和诱降失败,速战速决无望,几经周折,最近始决定继续挣扎,企图攻我西北,截断中苏交通,窥伺西南,威胁滇越铁路,乃至滇缅公路,其目□在断绝中国之一切外援。但是敌人这种企图是不易实现的,因为敌愈深入愈困难,兵力分散,交通延长,后方空虚,地形不利,而我则前有正规军顽抗,后有游击队积极行动,前后夹击,必使敌人之泥足越陷越深。你应告诉家里,中国抗战前途很好,最后定可战胜日本,只不过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艰苦奋斗。

因目前敌之主要进攻方向是西北与西南,故长沙危而复安,宝庆更无问题。千万不要误信谣言,致影响家庭的不得安居。

我因亲临南京、江宁、镇江、丹阳、芜湖……一带最前线视察过一次,费时约两月,故此不能与家中多通讯,以后当于百忙中时常写信来。

前方并不危险,请祖母大人放心,因为日本鬼子并不那样可怕,只要会打战,敌人的飞机大炮都有办法对付的。一年多,我们在大江南北共打了贰佰廿多次的战,都是胜利的,有了这一年打鬼子的经验,我们以后更有自信了。

你还没有看过日本鬼子么? 我们这里捉着一批日本俘虏,可惜隔得远了,不然,你到〔倒〕可以来看一看。

你爸爸有信来吗? 他有两个月没有来信了,前次曾去电致问,据想是平安的吧!

在宝庆设有八路军办事处,据说负责人是王凌波,此人知道我,你可去顽顽。

家中生活不很困难吗? 据我想,一年以内大概不会发生大的困难的? 此刻我身无分文,无法帮助家里,因为我们都是以殉道者的精神为革命、为国家民族服务的。或许有人要说我们是太不聪明了,然而世界上应该有一些像我们这种不聪明的人。请家里不要想将来的生活怎么办,因为中国正在大的变动之中,中国抗战成功,不愁无饭吃;抗战不幸失败,则大家都当亡国奴。所以我希望家里在这方面能够想得远大些,能够原谅我!

你婶婶身体很好,大约五六月间她才会休息的。此间环境很好,女伴很多,请家里放心。

工作太忙了,不然我也想回家来看一看,还是让抗战成功再与你们欢聚吧!

你在中学毕业后,我准备介绍你到另一个地方去学习,望努力科学的研究,学校中有英文一课么? 能够学会英文,对于将来研究世界近来的学识是有助益的。千万要好好保养身体,锻炼体格是准备担当大事业的前提。

祖母大人慈照已经收到,白发似乎又添了几根,大概是为珍珍气白的吧? 劝祖母大人不要气呵! 第二个更可爱的你的弟弟或妹妹又将出世了呵!

付来一些书籍和此间的出版物给你,以供你课余之参考。

此祝

努力学习

醉涵字

并问

祖母大人和你母亲的近好!

家书背景

这封家书是袁国平于1938年12月,写给侄儿袁振鹏的回信。

袁国平在这封家书中,着重表达了抗战到底的决心。当时,“亡国论”盛行,他在信中分析了抗战形势,得出了“中国抗战前途很好,最后定可战胜日本,只不过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艰苦奋斗”的结论,展现了共产党人的坚定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。“此刻我身无分文,无法帮助家里,因为我们都是以殉道者的精神为革命、为国家民族服务的”,充满了革命者的无私奉献精神。

袁国平十分关心侄儿的学习、成长。他让侄儿去设在宝庆的八路军办事处多接触一些八路军战士,了解他们的革命思想和抗战决心。他随信给侄儿寄了一些书籍和出版物,希望他课余时间多看看,接受一些革命思想的熏陶。此外,袁国平也没忘记把妻子又将临盆的消息告知家人,再为人父的喜悦心情,给这封家书增添了暖暖亲情。不幸的是,袁国平信中“还是让抗战成功再与你们欢聚”的愿望最终没能实现。

本文内容选自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编《百年革命家书》,中华书局2021年10月出版,本校馆藏索书号:I266/907

供稿|张正禄 王璇

编辑|马爽

审核|吕鲁江

终审| 杨扬 王长胜

山东财经大学图书馆

发布于:北京市